首页  |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名小吃频遭“山寨”老字号集体“呼救”

2013-07-05 17:59:57 来源:泉品——泉州晚报

 
  近日,一份由泉州一家名小吃商家提交给工商部门的投诉书,引起业界的极大关注——在老泉州人印象中颇为知名的牛肉小吃“牛肉俺”遭遇“山寨”危机,市区突然冒出三家打着“牛肉庵”招牌的连锁小吃店。工商部门介入调查处理,认为“牛肉庵”侵犯了“牛肉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经调解,“牛肉庵”已经对自家店铺招牌进行处理,其中位于市区新门街和祥远路的两家分店已停业。
  遭遇“山寨”危机的泉州名小吃不只“牛肉俺”一家,肉粽、鸡爪、绿豆饼……这些大家所熟知的泉州本土风味,同样都曾陷身侵权危机,这份投诉书引起了不少泉州名小吃老字号的共鸣。名小吃品牌频频被“山寨”,老字号自救之力微弱,他们共同发出了“呼救”。
  “牛肉俺”遭遇“庵”字危机
  自1985年在泉州开第一家店以来,经过多年的经营,“牛肉俺”目前已在泉州市区开设多家分店,并具有一定知名度。
  然而,前不久在市区新门街、湖心街和祥远路,三家名为“牛肉庵”的牛肉小吃连锁店出现在消费者眼前,不少消费者以为“牛肉庵”是“牛肉俺”旗下的店铺。
  “‘庵’和‘俺’的发音差不多,两个字只是偏旁不一样,乍看很相似。2009年,‘牛肉俺’已经申请了商标,他们这是侵权。”吴先生说。
  接到投诉后,工商部门经调查发现,“牛肉庵”侵犯了“牛肉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而且位于新门街的“牛肉庵”店没有申请工商营业执照,属于无证经营。
  经调解,“牛肉庵”对招牌进行处理。记者走访时看到,“牛肉庵”新门街店招牌上的“庵”已经摘掉,店铺也已停业;湖心街“牛肉庵”的招牌变成“牛庵”,店铺内原本“牛肉庵”的字样中,“肉”字被用纸贴住。湖心街店的工作人员称,位于祥远路的“牛肉庵”这几天也关门了,“有点事要处理”。
  虽然风波已告一段落,但一些市民对“牛肉俺”和“牛肉庵”仍分辨不清。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10名市民,问及是否知道“牛肉俺”时,有7名市民提到了“牛肉庵”的店铺。
  一场维权引发集体“呼救”
  类似“牛肉俺”的遭遇在泉州其他名小吃身上也曾发生过,肉粽、鸡爪、绿豆饼……这些大家所熟知的泉州本土风味,都曾遭遇“山寨”危机。
  “端午期间,我们的送货工无意中发现浮桥一家超市在销售假冒我们品牌的粽子。这家店卖了一万多个山寨货,而且仿冒者不可能只向这家超市供货,其他地方卖了多少根本无法计算。”泉州蓝氏钟楼肉粽董事长蓝雄辉说。
  知名的洪濑鸡爪商标,也一直存在纷争。一位不愿具名的鸡爪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与其他商家的商标争夺一直没有停止,而且洪濑作为名小吃鸡爪的产地,商家众多,谁是老字号,谁拥有真正的名小吃之称,消费者难以辨别。
  “现在街上的洪濑鸡爪店很多,我也不知道到底哪家是老品牌,哪家是山寨的。街头很多卤味摊也在销售所谓的‘洪濑鸡爪’。”正在市区美食街购买洪濑鸡爪的市民王先生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市民能说出的正统名小吃店铺并不多。除了众所周知的一些老店铺外,不少名小吃哪家是正宗,在市民心中已经逐渐模糊。特别年轻一代,对老字号的印象不再鲜明,部分年轻人只知泉州有这些特色风味,却不知真正的老字号在哪里。
  另外,加盟商也是名小吃品牌发展道路上的“双刃剑”。多家名小吃商家告诉记者,一些加盟商在加盟期满后,虽不再续约,却仍打着正统品牌的名号做生意。
  商家维权之路漫长
  “知名小吃都是从很小的规模慢慢发展起来的,有一些商家还没有注册商标的意识。一个原本的小生意人要走科学管理的道路,需要经历很多蜕变。一些人还处于学习阶段,没有来得及注册商标。”蓝雄辉是蓝氏钟楼肉粽的管理者,还是泉州风味小吃同业公会副会长,对风味小吃的现状有深刻的认识。
  注册商标以后,名小吃仍难以躲过不良商家的仿冒,无论是“牛头俺”、“蓝氏”,还是“水门国仔”,这些老字号名小吃管理者,同样都提到凭借自身之力维权的艰辛。
  “有时并不是我们不想维权,而是我们的力量太微弱了。无论品牌的知名度有多高,大部分名小吃品牌的企业规模都不大,从人力、物力都很难有专门的人手去维权,只能是碰上侵权时尽量为自己争取权益。”蓝雄辉说。
  想要有足够的力量维权,名小吃商家必须先壮大自己,比如先从自己的产品入手,产品做得更精致,包装标识更完善,不良商贩就越难仿冒。但是小成本的经营,想要规模化运作,这些名小吃商家颇受资金压力的困扰。单就包装来说,好的真空包装和礼盒以及专门的标识印制,都对产品的产量有要求。大量囤货,对刚刚有意识走上产业化道路的名小吃商家来说并不现实。
  泉州风味小吃同业公会会长、水门国仔面线糊的掌门人谢锡国说,加盟商不再续约以后,单凭自身之力到底应该怎样制止他们的侵权行为,这是让很多名小吃商家苦恼的一个问题。
  
业界声音
  缺乏商标注册意识,维权意识片面,以及自身发展不足是目前名小吃保护品牌时面对的三只“拦路虎”。
  泉州市名牌研究会会长、福建省保护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务专家组成员林栋梁告诉记者,传统小吃商标被抢注的案例在全国已有不少。一些名小吃商家没有注册品牌商标的意识,结果商标被抢注,一夜之间成了侵权的被告,不得不摘牌,损失惨重。
  “一些名小吃商家的维权意识很片面,比如加盟商不续约以后仍然打着这些商家的旗号做生意,品牌商竟拿他们没办法,其实这些行为都涉嫌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林栋梁说。
  “企业自己必须做强做大,才有能力抵抗‘山寨’行为。”蓝雄辉认为名小吃自身的发展很关键,“可是,现在泉州的名小吃刚刚走上发展壮大的道路,管理和推广都还没有完全步入科学的轨道,这中间有很多空子可以让仿冒者钻。”
  部门提醒
  提升品牌意识 及时投诉维权

  工商部门提醒,名小吃品牌商家遇到侵权时,应该第一时间到工商部门投诉,执法人员将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处理。
  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铺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相同或相似商标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工商部门将依法处理,保障名小吃品牌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专家支招
     加强品牌维护 提升产业水平

  泉州师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院长、福建省民营企业研究会名誉会长欧阳钟辉博士表示,泉州名小吃品牌维护和发展之路,必须从有效维权和发展自身两方面入手。
  “泉州名小吃的品牌保护之路任重道远。从产业提升的方面来说,企业必须扩大产能,发展规模,充分地占领市场,让仿冒品没有立足之地。当消费者完全认知名小吃品牌,山寨品就没有机会进入市场。”
  蓝雄辉认为,泉州可以考虑打造一个名小吃生产基地,让各个品牌名小吃入驻,扩大自己的产能和规模,更迅速地发展,才有保护自身的力量。另外,名小吃生产基地还可以成为名小吃文化传承和旅游参观的基地,打造名小吃产业链。
  “名小吃必须有商标意识,发现侵权行为时,及时通过工商和法院主张自身权益。”对于深深困扰名小吃商家的前加盟商侵权问题,林栋梁提出有效的建议。
  另外,去年11月成立的泉州风味小吃同业公会,也在为抵抗山寨货而“战斗”,公会工作人员正致力于为公会的成员维权。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