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营企业的危机处理
2012-10-29 17:28:29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近来,民营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部分民营企业缺乏危机处理能力,导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品牌在遇到危机时瞬间毁掉。合肥皖毛毛公司曾是安徽省知名民营
近来,民营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部分民营企业缺乏危机处理能力,导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品牌在遇到危机时瞬间毁掉。合肥“皖毛毛”公司曾是安徽省知名民营企业,但在2007年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几天内就倒闭了,这其中的教训提醒民营企业必须重视危机处理能力的培养。
一、“皖毛毛”事件回顾及产生原因
合肥皖毛毛速冻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公司专门从事速冻食品的生产,多次被当地工商部门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光彩之星”、“先进私营企业”、“诚信经营企业”等称号。2007年6月,该公司将过期粽子拆开后重新包装上市,被合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吊销其食品生产许可证,同时工厂被封,账号被冻结。从被举报造假到工厂被封仅用3天时间,一个昔日的省内名牌民营企业就倒闭了。
“皖毛毛”事件绝非偶然,通过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企业缺乏品牌维护意识。“皖毛毛”公司是靠手工汤圆沿路叫卖起家的。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从沿路叫卖到成立公司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企业长大了,市场做大了,产品质量却放松了。“致富思源不忘本,富而思进求发展”这一公司管理层的经营理念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而忘记老百姓的企业必定会被市场抛弃。据相关资料报道,在2006年端午节前,国家质检总局曾紧急发布粽子产品的监督抽查结果,其中“皖毛毛”公司及其生产的白米粽产品就在其中。但这并没有引起“皖毛毛”公司的重视,2007年,“皖毛毛”最终为忽略产品质量问题付出惨重代价。
(二)企业遭遇危机时员工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皖毛毛”事件的发生凸显企业员工关系的松散,据说“皖毛毛”事件的举报人就是公司的一名员工。当然我们不能怪员工对企业的无情,也许正是该员工无法忍受企业欺骗消费者才使他最终做出如此举动。但试想一下,一个员工关系非常融洽的企业,出现欺诈消费者的事件后,员工所做的首先应是劝阻当事人而不会是举报,在内部解决问题而不是曝光于民众面前。而公司被封后,更加显现出员工关系的紧张,52名员工由于担心工资无法兑现,从2007年7月2日起多次到合肥市包河区政府上访,并于7月9日向包河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书。
(三)企业缺乏处理危机的能力。企业怎样处理好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对企业的发展关系重大。而“皖毛毛”公司在这方面存在很大问题。“皖毛毛”公司粽子事件曝光后,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其拿出应急措施,但企业面对危机竟不知从何处理。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中央电视台报道了该事件,企业失去了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这表现出企业在面对危机时的束手无措,更谈不上如何处理了。
二、“皖毛毛”事件给民营企业如何处理危机带来的启示
“皖毛毛”事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大力加强危机处理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公关意识的培养。公关意识是指企业尊重公众,自觉致力于塑造形象,争取公众理解、支持的观念和思想。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家不仅要有敏锐的经济头脑,执着的敬业精神,同时也应具有较强的公关意识。企业家是否具有公关意识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否能抢得先机、迅速占领市场并最终取得胜利。因此,民营企业家接受系统的公关教育,树立公关意识,注重公共关系的培养,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营造内部团结、外部和谐的氛围。同时,要在企业内部进行全员公关教育,视产品质量为生命,在企业内部要敢揭自家短,在企业外部要积极维护企业形象,自觉把企业利益和自身利益捆绑在一起,形成一种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二)注意对危机的预防。除不可抗拒的因素外,许多主观因素制造的危机都是可以预防的。首先,企业全员要有危机意识。全体员工,上到领导决策层,下至普通工人,都应居安思危。要教育员工认清每个人的行为都与企业形象密切相关,危机的预防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全员危机意识能提高企业抵御危机的能力,有效防止危机的发生。即使发生了危机,也会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点,并很快得到解决。其次,要经常进行危机事件的分析预测。对企业来讲,危机的出现是不可预知的,但其中也存在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就需要做好分析预测,如可根据企业的性质、同行教训等进行预测。再次,要在日常业务中注意危机的预防。同时企业还需注意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和制定危机应变计划。许多危机在爆发之前都会出现某些征兆,因此,应建立企业预警系统来及时发现危机的预兆。二是在平时拟定好完善的危机应变计划并进行不断的模拟演练。做好危机预防不仅能消除一些危机隐患,即使发生危机后也能及时处理,如果“皖毛毛”做到这一点,今天的“皖毛毛”也许可以不断壮大。
(三)提高危机的处理能力。在目前经营环境千变万化、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危机,这就要求企业在危机到来时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如,2005年发生的“苏丹红”事件,让肯德基一夜之间出现了“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景象,五天内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 000万元,而间接损失不可估量。但肯德基面对这种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及时挽回了形象。而我国的一些本土企业甚至象三株、南京冠生园等大企业在危机到来后束手无措,并最终关门。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企业危机处理能力太差。因此,民营企业必须提高危机处理能力,要临危不乱,在危机到来时迅速成立临时处理小组,分析态势,找出应对措施,以使危机尽快化解,使企业损失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