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迎来挂牌融资新机遇
2013-04-28 16:59:20 来源:泉品——泉州晚报
27日,天津股权交易所专审委委员刘秋明来泉,结合金改契机谈场外资本市场。
“场外交易市场各项政策落地,深沪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革开启,由场外向场内转变的通道有望打通,中小企业将获得更多机遇。”27日,天津股权交易所专审委委员刘秋明教授在华侨大学华大EDP名师论坛·第9讲作“中国场外资本市场与企业发展机遇”主题演讲时表示,利用好泉州金融改革契机,场外交易市场将向泉州中小企业展现前所未有的机遇。
去年,随着“新三板”试点扩容方案出台,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快速推进,特别是国内IPO遭遇“堰塞湖”后,证监会监管趋严、IPO审批速度放慢,媒体和广大投资者议论最多的,是场外交易市场可能发挥的“进阶”作用以及在场外市场挂牌的公司借助“绿色通道”转板到沪、深两地交易所上市的话题。
关键词:公司化改革
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革将为场外交易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从去年开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均已进入公司化改革实质性进程,计划通过公司制改革往场外市场拓展。刘秋明认为,这个动作意味着,像天交所、海交所这样的场外交易市场今后可能将获得更多的“转板”机会。一直被中小企业视为上市融资桥头堡的场外交易市场,其跳板角色也将更加清晰。
刘秋明介绍,2012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召开关于股份制改革的讨论会议,考虑未来交易所的董事会和监事会设立事宜。其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又将“加大场外市场参与力度”确定为2013年九项重点工作之一。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下属信息网络公司,已先后参股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浙江股权交易中心、辽宁股权交易中心等四家场外市场;深圳股权交易所参股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大连股权交易中心,近期正在与多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进行接触。
另一方面,场外交易市场也在主动迈出尝试性步伐。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在积极寻求合作对象。“沪深交易所公司化改造完成,场内交易所就能很好地切入场外市场,形成新竞争格局。”刘秋明分析。
关键词:转板
场外市场挂牌公司的转变通道有望打通
虽然IPO审批节奏整体放缓,但是能够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仍是泉州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奋斗方向。刘秋明建议,本土IPO排队企业可通过先在场外交易市场挂牌再考虑“转板”。不少中国企业到美国主板市场挂牌交易,也是先通过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获得一定的起步资金和管理经验,待到时机成熟时再进行转板。
与此同时,泉州中小企业对场外交易市场也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热情。据天交所泉州运营中心负责人高军介绍,从去年该中心入驻泉州以来,截至目前已有16家泉州企业在天交所挂牌。“现在天交所挂牌企业总数已达278家,争取年底达到400家。”
那么对于企业所普遍关心的“转板”成功可能性问题是否有积极的回应?刘秋明认为:“还是很值得期待的。”他介绍,2013年2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以下简称《业务规则》)及配套文件正式发布实施。《业务规则》对市场关注的新三板“转板”制度做出安排:凡是符合条件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如果要到沪深交易所上市,可以直接向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无需重新发行审核。这种方式就是通常所称的“介绍上市”模式。
新三板的“介绍上市”模式能否有效分流IPO“堰塞湖”,从而成为企业绕道上市的“绿色通道”?刘秋明回答:“区域股权市场与新三板之间的转变机制,场外市场挂牌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转板机制确实有机会打通。”
关键词:不确定性
成功“转板”有赖交易所上市规则的调整
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申请股票上市,需要符合多项条件,例如符合会计标准、法律规定及股权分布要求等,其中“股权分散度”方面的条件,一般要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实现。
理想中的“转板”指的是企业“不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但符合申请上市条件”实现股票上市交易。“在场外市场中,挂牌企业通过定向增发融资,基本已突破了股东200人的限制,符合了‘股权分散度’的基本要求,已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刘明秋说,从理论上讲,这些公司达到证券交易所要求,无需进行IPO,就可以申请上市交易股票。“但是,理想‘转板’的最终实现,仍然有赖于交易所上市规则内容的调整和丰富。”
“‘介绍上市’的制度安排正在逐步清晰。”不过在刘明秋看来,曲线上市能否成功,仍存在不确定性。“最重要的审核权在交易所,一定的财务门槛无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