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劣质产品在非洲让“中国制造”蒙羞

2012-09-14 16:55:16 来源:《非洲》杂志
  在非洲,中国产品遍地开花,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中国制造”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广受欢迎。可以说,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对满足收入不高的非洲人民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功不可没。这是主流,是公认的客观事实。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近年来许多中国生产的假冒伪劣商品混进非洲,这不仅损害了非洲消费者的利益,也让“中国制造”蒙羞。在不少非洲人心目中,中国商品已成为“劣质产品”的代名词。更严重的是,这也为某些西方媒体挑拨中非友好关系提供了口实,使中国在非洲人心目中友好诚信的形象受到玷污,中国宝贵的政治和外交关系资源遭到销蚀。事关国家利益,各方面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相关部门。
  中国假冒伪劣产品在非洲状况如何?带来哪些危害?又该怎样消除这种现象?本刊特约驻非洲国家记者及特约撰稿人对此进行了认真调查,写出报道。
  要强调指出的是,不少中国企业已在非洲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树立了一定的品牌形象,积累了在非洲经营的宝贵经验,本刊将陆续予以报道。
  劣质产品五花八门各行各业均有牵扯。
谁在非洲坏了“中国制造”名声
  非洲流传这样一个笑话。一个非洲母亲问孩子:“上帝住在哪里?”孩子答道:“既然上帝创造了万物,他一定住在中国。因为所有东西都是‘中国制造’。”
  有人说,“非洲也许除了香烟是欧美的,水果是本地的,其他的,基本上就都是‘Made in China’了,连同许多非洲工艺品,实际也是进口于浙江义乌的货品。”
  除小摊、走贩和商场外,一般的街市凡有档口、门面的商店,基本上被中国产品所占领,最明显的莫过于服装店、皮具店了。
  中国产品种类繁多、数量惊人,非洲人离不开它们。因为廉价,总的来说中国产品广受欢迎。但这并不代表这些产品在非洲已经“登堂入室”。随着伪劣假冒产品的涌入,“中国制造”的声誉已严重受损,中国产品面临“几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尴尬,而且这种局面有日甚一日的趋势。
爱恨交加
  “要是没有中国产品,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手机。”埃塞俄比亚广播电视集团高级编辑海耶路·希蒂耶举着中国制造的全球通手机说,“买中国产品能让我们省下不少钱。”
  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有一片尽人皆知的被称为“东方城”(Oriental Plaza)的区域。“城”里“城”外集中着大大小小的中国人开的店铺或超市。“这里的商品的确很便宜,选择也很多,但说实话,质量不太好……”不久前,一位领着孩子购物的博茨瓦纳妇女这样告诉记者。
  埃及人对中国的商品质量低劣非常反感,但还是愿意购买,主要是因为价格低廉,能够满足埃及底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所以,他们一方面骂,一方面买和用。不仅在埃及,这是在非洲其他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包括政府官员和议会议员也承认中国货对当地市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曾有一位到南非旅游的中国游客告诉记者,南非人得知他是中国人后,跟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现在用的这个耳机就是你们中国的!” “中国制造”的影响已大过成龙、李小龙。
  非洲人一方面喜欢中国商品的廉价,同时也在抱怨中国商品时不时出现的质量问题。
  他们的言谈中明显透出对中国商品又爱又恨的矛盾心情。每天,都有那么多当地人把中国商品大包小包搬回家,然而他们又送给中国商品一个别名——“Feng Kong”,意思是说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都是价廉质次,便宜没好货。
  非洲人对中国商品的不满集中于以下三点:材质差,寿命短,仿冒国际名牌。
各行各业均“沾”
  据本刊特约记者的调查,在非洲,中国的劣质产品主要在日用品、纺织品、药品、家电及食品等领域。
  有的非洲人将中国的鞋子和裙子戏称为“一周鞋”、“三月裙”。电源接线板不通电、方便面调料只有一小包盐、水龙头用不了多久就漏水……这些情况不在少数。
  陶瓷类诸如杯碗,突然断裂的有之,塑料类如塑料桶,更是薄如纸,水满的话一提就变形,使用寿命当然也不会长。
  尼日利亚消费者协会会长伊费·乌蒙依女士说,来自中国的诸多商品中,当地百姓抱怨最多的是电子电器产品。例如,在尼日利亚市场上,许多电子电器产品都贴有LG、三星、日立、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世界知名商标,实际上都是些冒牌货,而诸如手机充电器等小型电子产品则更多是三无产品。
  “虽然便宜,但中国货质量不如欧洲货,而且有的中国产品说明我看不懂,上面的英语很蹩脚,所以我尽量不买中国货。”在肯尼亚最大的Nakumatt连锁超市购物的报社编辑詹尼斯·阿桑德说。
  马拉维的建材市场基本都由印度人垄断,每次采购建材,最尴尬的就是这些印度人店主会问你,要南非货还是中国货,言下之意就是你要优质的还是质量低劣的货。这些表面上差不多的东西,价格能差上好几倍。
  在埃及市场,中国的日用品比较充裕,品种很丰富,但是,质量低下的非常多。埃及人议论比较多的是中国出产的汽车配件以及小电器例如开关、插座和灯泡等。
  埃及人说中国产品主要的问题是外观粗糙,质量不好,无法使用。例如,在埃及街头卖的中国小商品,价格非常便宜,低于国内价格,一次性打火机1埃及镑(1埃及镑折合人民币1.2元)可以买3个。但是,能够使用的也就占一半。在本该能较长时间使用的产品中,用一两次就坏的非常多,有的买到手就不能用。
  坦桑尼亚当地反应最强烈的是手机。这里卖的都是中国山寨手机,不耐用,经常坏,牌子却打的是多诺达、诺基亚之类。
质量之差让人哭笑不得
  2007年,记者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的超市里买了一个陶瓷杯子,中国产的,用了不到两周,有一次倒水后端起杯子,想不到拿在手里的只是杯耳,为何?整个杯耳与杯子分开了……一个小小的水杯都这样,对中国日常用品的质量,人们会怎么想?
  据肯尼亚媒体报道,近三年来,在肯尼亚曾发生多起查获中国仿冒的Bic牌圆珠笔事件,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次为2008年在蒙巴萨港口查获的假冒事件。这批假冒圆珠笔价值700万肯尼亚先令,据调查,它们是由一家名为黄港(音,全名为Huang Gang Jiazh)的中国公司出口的,这批产品最终被肯尼亚当局没收并销毁。
  记者一位名叫泰塞夫的埃塞俄比亚朋友上个月穿着他那双已经露出两个脚趾的鞋说,他花了约120埃塞俄比亚比尔(合人民币60元)买了一双中国产的休闲皮鞋,穿了不到两个礼拜,就这副模样了。他指了指记者脚上的中国鞋,忿忿地说:“同样是中国鞋,为什么你的就结实,我的一穿就坏呢?”
  一位名叫哈娜的埃塞姑娘,不久前买了一条中国产的连衣裙,一开始觉得颜色和式样都很好,还便宜(约80埃塞俄比亚比尔,合人民币40元),穿了一个礼拜后,她的好心情就荡然无存了。这条裙子因为洗了一水后再也不是当初她喜欢的颜色了,而且在穿的时候,一不小心使了点劲,结果腰部开线,出现了个半尺长的大口子,弄得她哭笑不得。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位非洲人买了一台中国产DVD放映机,结果他看了不到10盘碟,这台机器就开始“闹情绪”,发热,没声音,最后干脆连图像都没有了,气得他每次见到记者,都抱怨他的那台中国DVD。
  马拉维网络公司MALAWI NET的一名技术员,开着公司新买的中国皮卡,一见到中国朋友就让看车门的缝隙。他抱怨说:“新车就有缝隙,两三年后不知道车子还能不能开。”
  无独有偶,在马拉维UTI公司(当地一家清关公司)院子里,摆放着一批从中国进口的皮卡。工作人员凡是看到相熟的中国朋友便用手去推车门的钢板,钢板一推就瘪进去,在手松开后恢复原状。很明显,所谓的“钢板”就是薄薄的一层铁皮。在与旁边已使用六七年的美国皮卡做一番比较后,两种产品质量高下自分。工作人员拍拍美国皮卡车身说:“你看这才是真正的皮卡,你们中国的皮卡跟Toys(玩具)没什么两样。”
  办公室中,一位非洲人用着订书机,突然坏了,他拍了两下,还是不行,然后嘴里咕嘟着:Made in China;街头走贩的香水很多,一位非洲朋友很喜欢,10美金可以买到一瓶阿玛尼的香水吗?不可能,但是,他还是照样买了,然后拆出来一用,知道是假的,就开始骂:Must from China(肯定是中国货)……
劣质产品影响有多坏
  非洲人对于劣质的中国产品颇有怨言,有的甚至由物及人,抱怨中国人看人下菜碟,把好的产品都卖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把一些二三流产品甚至是破烂货带到非洲“坑害非洲兄弟”。更有甚者,将“中国制造”等同于“劣质”、“廉价”,非洲人对中国的信任因此出现裂缝,而这种信任是中非之间长期相互支持、真诚相待的结晶,是令全世界钦羡的无价之宝。
“中国制造”背骂名
  中国产品与非洲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引起当地人民的不满情绪。而且中国商品大都没有品牌,一种产品有问题,往往会殃及一类或整个“中国制造”。
  尼日利亚消费者协会会长伊费·乌蒙依说,很多尼日利亚消费者在得知产品是由中国制造的之后,拒绝购买。在尼日利亚曾发生过消费者拒绝购买中国制造的电脑和手机的例子。“事实上,尼日利亚消费者已逐渐认为‘中国制造’造不出货真价实的商品,尼日利亚人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正在消失。”
  尼日利亚消费者协会经过调查,发现一些不法中国商人以次充好,靠卖伪劣商品获取高额利润。根据当地的法律,这样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将会受到相关法律的严惩。
  非洲很多国家的政府机构及媒体对中国产品质量问题非常关注。据记者了解,有时中国商品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中非在讨论双边经贸关系时无法回避的一项议题,而当地媒体对中国商品质量问题的报道也不时见诸报端。部分中国企业曾因销售假药,被非洲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列入黑名单,在网站和报纸上公布,这给“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造成极大损害。
  许多中国国内伪劣产品的新闻,如三聚氰胺、地沟油等,也或多或少在非洲产生影响,其结果就是,非洲人对中国商人的道德行为产生怀疑。2009年春节期间,几内亚假药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大批中国厂商用面粉制造的伪劣阿司匹林,被政变后的几内亚新政府查出来后,电视台进行大曝光,而且在评论中添油加醋。新闻瞬间传遍全国,导致几内亚民众当时很仇视中国人,看到中国人就指指点点。军队更是在半个月内连续打劫了二十几家中国商铺、家庭,人们猜测“假药事件”可能是一个诱因。
  类似的例子还不少。马拉维一家中国店铺被“中国制造”所蒙骗,却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今年3月,有一个本地非洲人到这家店铺推销一款产自中国的儿童旅游鞋,款式很好,而且全都是盒装的(为了减小体积,节约运费成本,市场上大部分的鞋都没有包装盒)。要价每双MK250(MK为当地货币克瓦查,折合约人民币11元),店家最后以MK200(约合人民币9元)成交。这几箱鞋放到店里吸引了不少批发零售的客户。正当店家暗自高兴时,问题就来了,买了这款鞋子的客户纷纷前来退货。原来鞋表面那一层仿皮就像纸贴上去的一样,几天后全部蜕皮。店家只好自认倒霉,把钱退给客户了事,在怏怏地为中国同胞“埋单”之余也在对一些厂家商业道德沦丧而痛心疾首。
“思维定势”遗害无穷
  屡见不鲜之后,非洲人逐渐形成思维定势:中国制造的产品不管外表有多好看,质量上肯定不如别人的。有条件的人宁愿多花点钱也要去购买欧美生产的商品。
  有一埃塞俄比亚政府官员去中国出差,买回一款不知名号的山寨版中国手机,结果不到一月,就开始莫名其妙地死机,这位老兄逢人便数落中国手机的不是。
  喀麦隆华人华侨工商总会副会长林志伟也曾间接经历过“三月锁”事件。2003年他刚到喀麦隆,因租房要换锁,当地卖锁的人问他:“你要中国货还是好货?”他很奇怪,问中国货和好货是什么区别。卖锁人回答说:“中国货便宜,1500西非法郎(折合人民币20元)一把,但3个月就会坏;好货2500~2800西非法郎(折合人民币38元)一把,贵一些,但不会坏。”当地还有一个“潜规则”:喀麦隆当地官员、富人一般都不愿进中国人开的商店购物,原因是怕有失身份。
  非洲人常用的“Fong Kong”这个词的来源是“Fake and made in Hong Kong”(香港制造的假冒产品),将假冒产品和中国人挂钩。
  在肯尼亚,一些有钱人、官员普遍觉得购买“中国制造”就是买劣质品,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他们也好心地提出希望和建议:质量低劣的中国商品不仅会影响中国商品的总体形象,而且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希望中国生产者们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也希望本国的质量管理部门能够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将不合格的产品从市场上清理出去。
  埃及人民议会曾经多次开会讨论抵制中国产品,主要就是因为中国产品质量过于低劣。有的埃及人这样说,要买能用的去买日本货,要买便宜的去买中国货。
  在坦桑尼亚,政府官员出面批评中国产品质量问题并不多见,但群众反应比较强烈,媒体也常有批评。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伪劣产品行销非洲,是一方愿打,一方愿挨,其结果是时间越长,当地对“中国制造”的怀疑就越深,包括中国的援建工程。
  在非洲,中国有很多援建项目,如道路修建、水利工程、政府大楼等等……但是,由于伪劣产品的影响,非洲人有时对这些工程的质量也投去质疑的目光。
  许多非洲网站,都会经常转载CNN或BBC的文章,这两家西方媒体会时不时发些所谓“中国新殖民主义”的谬论,一些情绪激烈的人顺势拿中国劣质产品大作文章,甚至上街示威游行抵制中国产品。
产品质量问题上升到外交层面
  据肯尼亚制造业协会估计,仅2008年,肯尼亚市面上的假货就给肯尼亚企业带来了6亿5千万美元的损失,造成了2亿5千万美元政府税收的流失,而这些假货中许多就是中国制造。
  上面提到的尼日利亚消费者协会会长伊费·乌蒙依女士说,中国伪劣商品不仅给当地消费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有时还会危及消费者的生命。
  2009年12月,一名加纳记者在报道中写道:“中国在非洲的角色引来许多批评。盗版和廉价的消费品像食品、家用电器、纺织品、汽车、医药用品、音像制品等出现在非洲市场上,也在消费者心目中投下阴影。
  这种情形已经被许多企业家和当地业界利用,在媒体上表达对来自中国的盗版和廉价商品的指责。其他人则依靠消费者保护机构,由这些机构去没收来自中国或亚洲其他地方的仿冒产品。由于大量涌进的盗版和伪劣产品影响,西部非洲的许多行业已经崩溃,尤其是纺织和医药行业……”
  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已开始影响中非双边贸易,甚至上升到外交层面,中国驻非洲国家大使馆也不得不面对这种尴尬。
  2009年6月,尼日利亚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局抓获了一批由中国人在当地售卖的、价值21万美元的假冒抗疟疾药物。随后,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馆经济商务参赞荣延松就此次事件向尼政府道歉。
  有一次,多哥商务部长紧急召见中国大使馆经商处高铁峰参赞。当高参赞赶到时,平日里十分友好的部长连一句客气话都顾不上说,脸色铁青地指着堆满办公桌的各色花哨商品,严肃地说道:“这都是从中国人的店面和仓库里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的取样,许多工业开发区里的开发商和被侵权的代理商们一致强烈要求惩罚侵权的中国厂家和商家。” 原来,受此蒙骗的顾客将布泡入水中,布匹立即疲软退色。这些中国厂商生产的劣质布匹上刷了浆,表面看上去颜色鲜亮,而一旦见水其假冒质地便“原形毕露”。高参赞看到桌上这些花色、包装和品牌与真名牌完全一致的假冒名牌,心里大概会有一种五味俱陈的感觉。
伪劣产品大行其道谁之过
  有关“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近几年来在国际上一直纷纷扰扰,在非洲尤其突出。问题产品为何在非洲大行其道?它们是怎么进入非洲的?谁该为中国劣质产品在非洲背骂名负责?
中国厂家、商家问题多
  “因为价格便宜,性价比高,中国产品在非洲低端消费者中备受青睐。但也因为价格便宜,一些输往非洲的产品质量不高。”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俗话说,“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试想,在埃及街头出售的中国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1埃及镑可以买3个,能有什么质量可言?山寨手机比起名牌手机来说,性能肯定要差,如两相对比,非洲用户对山寨货颇有微词,也在预料之中。
  低价产品在非洲得以生存,是因为当地有需求,中国商人有供应。
  大批中国国内私营和个体商户涌入非洲,为中国商品走进非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随着市场渐渐饱和与随之而来的剧烈竞争,引发了商家之间的价格大战,恶性竞争使利润大幅下降。一旦厂家的价格压到几乎没有利润的时候,“偷工减料”往往成为他们牟取利润的手段。劣质产品也就在不断的恶性循环中“应运而生”。
  
记者了解到,部分非洲市场上的“中国制造”质量差,还因为一些中国生产企业、商贩抱着“非洲人穷,只配用次品”的心态,并认为非洲落后,国家法制体系不健全,有漏洞可钻,将价低质次的产品运到非洲也能赚钱。有人甚至还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你不卖劣质商品别人照样会卖。”
  不少中国企业生产的家电、汽车类产品,在非洲是通过中间商来销售的,一般情况下中间商追求的都是眼前利益,“短、平、快”是正常的套路,他们不会考虑三五年以后的事情,如果假冒伪劣是条捷径的话,何乐而不为?中国生产商若能以自营或以合作的方式在非洲设专卖点或售后服务中心,虽然前期的投入很大,但这样可以减少甚至杜绝中间商人的不良行为,既能提升品牌,又可以树立企业形象。
  目前已有一些中国商品经营者开始尝试分层销售,即将同一类商品分成不同质量等级,明确告知消费者,商品是按质论价的,一分钱一分货,这种做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非洲商人难辞其咎
  对中国劣质产品行销非洲,非洲当地商人也有过错。
  一些非洲商人考虑到当地民众消费能力有限,到中国去采购时使劲压价,不惜让一些质量低劣甚至是伪劣商品流向非洲。拿山寨手机来说,中国人倒卖这些产品基本没什么利润了,因为非洲人已经知道怎么跑到深圳拿货……
  非洲市场上的绝大部分商品是从义乌、温州、广州等地进口的,例如埃及商人在义乌有一个庞大的采购团队,专门压价购买中国产品。而中国人为了出售产品,就大幅降低产品质量,以满足埃及商人的低价要求。
  另外,有的非洲人一旦看到某件商品比前几年的价格高,他们不问为什么涨价,一口咬定商家利润肯定很高,有水分,习惯性地一个劲儿杀价,几乎导致商家无利可图。有人只好昧着良心卖劣货,这有点像“逼良为娼”。
  此外,中国产品口碑差,也有一些客观因素。例如中国制造的电器在非洲容易烧毁,因为非洲国家普遍电压不稳,经常停电,如不做特殊处理,电器很容易损坏。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监管不严也有责任
  尼日利亚标准局局长约翰·阿坎亚告诉记者,伪劣产品大规模进入非洲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他把造成伪劣产品在尼日利亚泛滥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非洲人的购买力水平较低;二是进口商暴富的心态;三是尼日利亚与邻国有着漫长的边境线,要遏制走私活动存在相当的难度,市场上销售的假冒伪劣商品主要是从周边国家通过走私、假报关以及伪装等方式进入的;四是消费者较低的自我保护和消费意识;五是腐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尼日利亚消费者协会会长伊费·乌蒙依补充说,从国际层面看,全球化是造成伪劣产品大举进入非洲的又一重要外来因素。全球化消除了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结果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伪劣商品在非洲国家中找到了市场。据记者调查,在其他非洲国家也存在类似情况。
  有人会问:中国和非洲海关及商检部门为什么不严管?据了解,相当一部分中国商品是被个体商人带到非洲的,由于其分散性和隐蔽性,很难监管。而一些非洲国家的相关部门存在腐败现象,执法不严,监管、抽查有时是一种摆设,产品很容易蒙混过关。
  由于非洲市场上的中国产品种类多、来源分散、顾客有需求,加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要解决中国劣质商品的肆虐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在非洲的商会和华侨社团对此都有过讨论,但一直没有找到特别好的解决办法。当地华人向记者反映,华人商会对商家进口商品一般不做任何审核,有些伪劣产品的销售人员,本身就是华商会成员,在个别国家,某种伪劣产品流通渠道还是由华商的头面人物所垄断。
让非洲人重新认可“中国制造”
  中国产品质量问题为什么在非洲有那么严重的负面影响?企业应如何正确看待产品质量问题?政府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应有什么指导性政策?中国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协调处处长景宁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就上述问题谈了不少精到见解。
  《非洲》杂志记者:近年来,一些中国产品质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请分析一下原因?
  景宁:质量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都遇到过产品质量的困扰。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商贸跨境流通更为便捷,参与主体更为复杂,国家在监管方面遇到了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另一方面,贸易渠道的方式也趋向于多样化。原先外贸经营权需要审批监管,而如今除了传统贸易公司外,个人履行相关程序后也可以从事外贸经营。很多贸易更是通过网络完成,加大了潜在的风险。所以,随着贸易量的增多与贸易规模的扩大,产品质量随之突出。
  我们现在处于信息时代,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质量事件,一经网络传播及媒体报道,势必会掀起轩然大波。因此,产品质量问题不容一丝忽视。
  《非洲》杂志记者:在非洲,中国劣质产品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景宁:中国对非出口产品质量总体上达标,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已从过去以纺织、服装、轻工产品等为主,发展到以机械设备、通讯、电子、汽车等机电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也在不断增加。各类档次的产品能够满足非洲人民多元化的选择,一些购买力较弱的消费群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便利。
  但在中非贸易合作日益紧密的同时,一些劣质产品也混迹其中。出现问题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日用产品,如假冒名牌鞋、文具、小五金,小电器等,也出现了个别的过期药和失效药案例。这些日用品所占份额虽然很小,但由于与非洲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受到的关注较多,影响很大。
  《非洲》杂志记者:在非洲市场上,当地人对中国一些产品存在成见,是不是与这有很大关系?
  景宁:事实上,的确有个别商人通过销售劣质产品追逐利益,从而影响整个“中国制造”的声誉。但更多的是因为中国很多产品没有品牌,大多日用品及轻工产品在非洲国家的批发市场上卖。与在非洲已建立多年品牌的欧美公司相比,中国制造的小商品还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作为“后来者”,中国企业要得到市场的认可,还需在市场推广方面多下功夫。
  《非洲》杂志记者:企业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产品质量问题?
  景宁:如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更应该注重产品质量,创出自己的品牌。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有瑕疵,在以前企业只需补货或重新发货便可解决事端,但现在,一经传播,人们便如在放大镜里看问题,企业会被消费者和同行所诟病,企业形象也会大大打折。创立、培养和维护一个品牌需要很长时间,然而一招不慎企业便会惹火上身,甚至引发官司。
  《非洲》杂志记者:您建议企业作何应对?
  景宁:中国企业要严于律己,有些企业由于一时的短视,而采取“厚此薄彼”的行为。如欧洲国家质量标准严格,海关检验完善,企业就出口质优产品。而针对某些非洲国家进口检验和监管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或因非洲整体购买力较弱,企业就低价出口次品,企业应该尽快摒弃这种偏见。
  特别是食品等涉及人身安全及妇女、儿童产品有关的企业,更需要采取负责的态度。比如“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由于个别非洲国家检验检测能力不足,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全部禁止进口中国奶粉,由此产生的涟漪效应波及到整个产业。针对非洲国家消费力普遍较低的情况,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市场设计不同功能的产品,对非洲市场要更注重实用,减少产品的一些附加功能。这样既降低了产品成本,又可以让非洲人民低价享用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
  中国企业还与一些外国同行存在差距,应该建立先进的营销网络,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与外语人才,加强售后服务,选好当地的合作伙伴。
  《非洲》杂志记者:“中国制造”能否突破现有瓶颈,真正被非洲人民所认可?
  景宁:中国素有“世界工厂”之称,很多国外大品牌都在中国贴牌生产,说明中国企业的生产能力适应绝大多数市场。目前已有一些中国品牌扎根在非洲,如海尔电器在突尼斯设有家电工厂,海信电器在南非有组装厂,华为、中兴等通信品牌为非洲广大人民所喜爱。事实证明,中国的产品和技术是适应非洲市场需求的。
  企业经营者应该有长远发展的经营理念,制定严格的质量规范和质量体系。作为生产商应该更注重研发,打造品牌,树立长期经营发展的意识。而贸易商也需知道信用是维系长期客户关系的根本。
  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政府宣布的新举措包括在非洲建设物流中心,就是希望搭建平台,建立贸易主渠道,帮助中国企业展示、销售优质产品。这样可以帮助对非洲缺乏了解的企业推销产品,降低流通成本,便利商品流通,也让非洲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优质产品。目前,有一些企业已经对建设物流中心开展了实地考察和研究。
  《非洲》杂志记者:中国政府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有什么指导性政策?
  景宁:我国政府坚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逐步完善和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严格出口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假冒假劣产品。
  目前,中国已与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签署了质检合作协议,促进质检交流与合作。进出口相关方面双管齐下,则可以做到中非双方的监管措施对接。另外,中国还对非洲国家的一些质检官员进行了培训,以便加强双方了解,共同采取措施,提高中国出口商品质量,增强非洲国家和人民对中国产品的信心。
相关链接
  针对中国出口非洲国家商品质量问题突出的情况,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已与塞拉利昂、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布隆迪、几内亚、埃及等国家签署了质检合作协议。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与这些国家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国出口商向这些国家出口产品时应向出口地检验检疫局申请装运前检验。对出口假冒伪劣或不合格产品、故意虚假申报出口产品品名、商品归类、价格和安全卫生指标的贸易公司或生产企业,经查实后,中国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和上述几个国家进出口监管机构将根据本国法律对各自国家的责任人予以处罚。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