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福建泉州市出台《关于促进纺织鞋服行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重要措施。日前该市“泉州制造2025”确定纺织服装集群转型主要方向,培育相关新兴产业、新材料:新型纺织纤维、服装高端面料、竹纤维生物材料。
泉州地处闽南金三角,是著名侨乡,改革开放以来,侨资、外资在泉州创办企业迅猛发展。纺织鞋服是泉州的五大传统产业之一,形成年产值3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可受市场低迷、产品同质化、人才缺失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陷入危机,并通过压低成本、降低订单价格维持生存。
福建宏远集团是2000年在泉州经济开发区设立的港资企业,从200人的服装厂发展到16万锭棉纱,万吨针织面料、500万套成衣产能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2014年产值达11亿元,出口额1亿美元,利税6000多万元。先后荣获中国棉纺行业50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习型组织优秀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近年来,该企业以“智能”优势创奇迹,投入竹纤维生产,使企业转型创新出成果。记者在闽南地区采访时,获此信息,近日前往该集团采访。
宏远集团党委书记、工会主席陈苍松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体会地说,“企校大协作,‘智能’换‘产能’,企业被激活。近年来,宏远集团同样受到市场低迷影响,企业发展受阻。幸好前几年开展企校合作办培训班、大中专班,培养一批技术管理人才,如2005年与泉州市职工中专学校联办纺织工程班、电脑培训班,2006年增开服装中专班,2009年与福建机电职业学校合办大专班,培养了100多名技术管理骨干。同时从东华大学等院校招聘纺织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并聘请专业化纤人才,充实各生产岗位和研发中心的技术骨干。2008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溶剂法竹纤维纺丝项目,2014年通过验收,产品投放市场,供不应求。”
陈苍松接着说,“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提高广大职工的“智能”,才能使企业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置换“产能”。同时该集团为发展生产三次增资数亿港元,加快技术进步,推动技术革新,实现产业升级。同时开展校企大协作。集团先后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东华大学等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研发纳米功能性纺织品、竹纤维针织环保面料等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新溶剂法竹纤维产业化项目被列入2009年中央投资重点产业振兴规划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荣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优秀新产品。
宏远集团重视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和谐劳动关系。陈苍松说,在企业各车间,班组都有党工团组织建设,开展创先争优竞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自2000年7月设立企业党支部以来,从10名共产党员发展到100多名。员工加入工会率达100%,全员参加“五险”,并为职工提供住宿,职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党工团共建和谐劳动关系。随着集团党员增加,公司成立党委会,党委书记、工会主席进入董事会和决策层,三个党支部负责人均为公司中层干部。9名高管有6名党员,公司事业部、管理部和技术中心主任基本由党员担任,纺纱事业部主管、值班长大部分为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自2003年起设在车间和管理岗位的30多个党员示范岗。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中发挥党工团积极分子的骨干带头作用,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高,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科技创新组先后承担和完成数十项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课题,降低成本、节约资金数百万元,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集团公司党工团组织职工学科学、学技术、学文化,同时开办女职工周末学校,党工团联合承办全省“宏远杯”纺织职业技能大赛等,提高职工技能,涌现一批省、市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行业标兵,30多人次获得技工、高级技工证书。同时,该集团党政工团联合调解劳资矛盾。职代会采纳职工建议和意见,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进企业和谐发展,该集团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