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第三届亚洲文化论坛在泉州举行

2015-11-11 17:30:20 来源:泉州品牌发展中心

着眼“一带一路” 深化交流合作

——第三届亚洲文化论坛在泉州举行

_副本 

论坛现场

       2015年11月9日-10日,由文化部和福建省政府主办,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泉州市政府承办的第三届亚洲文化论坛在泉州举行。来自亚洲合作对话机制(ACD)成员国中国、日本、韩国、柬埔寨、印尼、缅甸、泰国、越南、阿富汗、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13个亚洲国家及ACD秘书处和相关艺术研究机构的一百多位嘉宾相聚论道、共话发展。

      论坛开幕式上,文化部副部长丁伟,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书磊,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主席披尼·扎禄颂巴,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名誉院长莫言、日本茶道里千家大宗匠千玄室、ACD临时秘书处秘书长班迪·林沙军等领导和专家先后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主持开幕式。

      亚洲文化论坛已成为亚洲艺术节的品牌活动,在亚洲国家间搭建起文化艺术交流的高层平台,为增进亚洲各国专家学者和艺术机构间的理解互信与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本届论坛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与亚洲文化对话”总议题,针对“亚洲合作对话中文化的角色与作用”、“从亚洲文化的特性看‘一带一路’合作”、“亚洲文化合作共赢的路径”三个分议题,展开学术研讨和艺术交流,共同规划和展望亚洲文化的未来前景。

_副本 

莫言致辞

      莫言在致辞时表示,在亚洲各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合作对话中,政治对话是为了处理各国之关系,经济贸易是为了各自之利益,文化交流是为了丰富各国人民乃至全人类之生活。文化最终和人类生活、人们情感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真正的繁荣昌盛是人民的灵魂丰富、艺术的灿烂多姿。丝绸之路从根本上说是一条文化之路,它的经济利益性是暂时的,而文化意义是深久长远的。“一带一路“建设让古代丝绸之路含义更丰富,对人类的影响也更加深远。他认为,文化交流的最根本目的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每个国家的艺术家、科学家在创新的时候,应该从本国的历史文化里寻找灵感。文化交流是互相吸引互相学习的过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文化艺术创新领域的金科玉律。另外,文化创新需要向生活学习,而学习时应该有善于观察的眼睛、高度敏感的艺术神经,去发现生活细节包含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渊源。

      论坛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刘梦溪,柬埔寨文化艺术部国务秘书萨姆闰·卡姆森,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孟加拉国文化部辅秘、文物局局长穆罕默德·阿尔塔夫·侯赛因,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铭铭,斯里兰卡内政、西北省发展和文化部辅秘伯纳德·瓦桑塔,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田青,科威特大学管理与经济学教授拉马丹·沙拉哈以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教授等专家围绕论坛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_副本 

余秋雨接受采访

      余秋雨在主旨演讲中阐述了“亚洲文化的三大特征和三大责任”。他认为,亚洲文化历史特别悠久,亚洲文化极其多元,亚洲文化亟待阐述和弘扬。在他看来,亚洲文化因为悠久多元而又缺少近代化的全球认知,常常处于被猎奇、被误读和被妖魔化的困境。他表示,世界文化差异并不是冲突的理由,而是幸福的根源,作为文明形态最丰富、自足性最高的亚洲文明有责任走向世界。发掘亚洲文化的珍贵内涵,使其充溢于人类的共同价值系统,这是我们一代人的责任。在这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是沟通亚洲文化走向世界的道路。古代的“丝绸之路”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成功示范,我们有理由展现更宏大的现代形态。

      论坛闭幕式上发布了《泉州共识》。《泉州共识》指出:亚洲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文化的共生共建是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需要亚洲各国为构建亚洲文化共同体和增进相互文化交流而努力。亚洲文化论坛是亚洲国家间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的共享机制与合作平台,对增强亚洲国家的文化共识与价值认同、推动亚洲文化的合作发展与国际传播具有积极作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是时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必然选择,将成为亚洲各国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亚洲各国携手参与世界和平发展起积极作用。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