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同时是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也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和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以“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而闻名于世。
泉州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不仅有保存完好的星罗棋布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宝贵珍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4个,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城市,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34个(数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省级代表性项目89个(数量居全省设区市首位),市级代表性项目218个,县级代表性项目434个。石狮通草画,晋江泥金线画,惠安石雕、惠女服饰,安溪蓝印花布,永春纸织画、漆篮,德化瓷雕等,可谓县县有瑰宝。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代代传承与发展,涌现出无数富有民俗风情与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千百年来,民间老艺人在吸收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活用多种手法,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此选取展示部分泉州非遗项目。
惠安石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惠安石雕工艺起源于汉代。明代以前,惠安石雕以石人、石兽为主,多为圆雕。明代时期,石雕内容趋于丰富,技艺也较为精湛。明清以后,惠安石雕逐步走向成熟,艺术风格转为精雕细琢,在全国雕刻艺术中独树一帜。
惠安石雕以硬质的青石、花岗石为主要原料,造型优美、工艺精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它与曲阳石雕齐名,形成“南有惠安,北有曲阳”之说。雕塑界的“泰山北斗”钱绍武先生曾说:“惠安石雕传统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惠安石雕现有圆雕、浮雕、线雕、影雕、彩雕、碑石六大类,数千个品种。上世纪五十年代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北京十大建筑物,当代的毛主席纪念堂、北京中华世纪坛、南京中山陵、南昌起义纪念馆、井冈山纪念碑、周恩来纪念馆、泉州东西塔、惠安洛阳桥、厦门集美鳌园、台北龙山寺龙柱等建筑均有着惠安名匠的佳作,成为惠安石雕艺术辉煌的见证。惠安因此成为“世界石雕之都”。
泉州(李尧宝)刻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泉州刻纸历史悠久,始于唐,盛于宋。泉州民间每逢春节、元宵和喜庆时节,家家户户剪红刻翠,挂桃符,张古灯,窗户门楣贴团花、粘红笺,显得古雅富丽,喜气洋洋,相沿成习,以迄于今。但传统的刻纸也仅限于此,直到李尧宝的刻纸图案问世,泉州刻纸在艺术上才得到突破性的飞跃。
李尧宝(1892—1983年)出生于刻纸工艺世家,不但全面继承了前辈的刻纸技艺,而且汲取剪纸、堆塑、贴瓷、木刻、雕板、彩绘等艺术营养,综合运用描、剪、刻、剔等手法,刀法遒劲细腻,线条极富韵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尧宝应用刻纸技法镂空刻制油漆画样稿的办法创造出阴刻图案,深受油漆画同行的称赞并采用;在阴刻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国画白描的特点,又创造出更具观赏性的阳刻图案,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李尧宝也因此成为南方刻纸流派的代表人物,被授予“国家级艺术大师”称号。郭沫若曾赋诗称赞:“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深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
德化瓷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德化为中国“三大瓷都”之一。德化瓷器始于宋代,明代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法和风格,清代烧制工艺进一步发展,在中国瓷艺中独树一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瓷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烧造的传统瓷器品种发展到数千种。
德化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所产白瓷瓷质优良,洁白如玉,胎骨细密,透光度好,釉面晶莹光亮,具有透明感,享有“中国白”、“象牙白”、“中国瓷器之上品”等美誉。品种有建白瓷(象牙白后来改名)、高白瓷、普白瓷和新开发的色釉瓷等。
德化瓷雕以白瓷塑佛像最为精彩,佛像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传神。明代何朝宗是德化瓷塑的代表人物。他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材料的质地美而享誉海内外。
惠安影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惠安影雕是惠安石雕的一个类别。惠安的石雕种类繁多,技艺精湛,名贯古今,影雕就是其中最为出色的种类之一,被誉为“中华一绝”。
影雕雕刻形象逼真,犹如摄影,是以早年的“针黑白”工艺为基础发展创新的一种新工艺,在仅1.5厘米厚、磨得锃亮的青石板上,用粗细不同的各种微型钢钎,靠着铅点的大小、深浅、粗细、疏密和虚实的有机结合,精心雕琢,相应成像。它不仅能充分表现出原作的真实意境,而且能通过石雕独特的艺术风格,使祖国的名山大川、英雄人物,乃至世界各国的珍闻异事,尽现在这小小的青石画面上。其雕琢的画面无不纤细入微,超凡脱俗。
永春纸织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永春纸织画是从中国画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编织工艺,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家织”。
纸织画创始于隋末唐初。隋灭陈朝,陈后主之子敬台携军队、百工、族人由建康(南京)入永春。宫廷画师把中国画技巧与竹编技巧结合,创造出纸织画工艺。
永春纸织画制作过程十分精细,有画、裁、织、裱等工序。即先在宣纸上绘图画或写字,随后裁为宽约二毫米纸条作为经线,再配同宽的白宣纸条为纬线,通过特制纸织机,用手工穿梭交织经纬,最后装裱而成。它富有朦胧美,颇有韵味,显得立体、飘逸、圣洁,若隐若现,有雾里看花之感。
永春纸织画题材多选自民间吉祥图样,常悬挂于厅堂、书斋。故宫博物院藏有乾隆御笔行书十二扇纸织画屏风和黄永源纸织画一幅,中央军事博物馆也收藏有纸织画精品。
安溪竹藤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安溪竹藤编工艺历史悠久,早在唐末就已相当盛行。宋元时期安溪竹藤编开始向农村普及,而且工艺技术越来越精细美观,农具、茶具、生活用具中属于竹藤编的相当普遍,有篾箍、筛、笼、篱、笠、席、簾、桌椅、盘、筐、箱、斗箕、蒸笼、灯等14类40多种。
编织是竹藤编工艺品成型的主要工艺流程,是在两向互相垂直的编织材料间相互作挑和压的交织中完成,纵向的线条称之为“经”,横向的线条称之为“纬”,由此延伸变化出多种编织花样来。编织在形式上有立体编织和平面编织两大类,在方法上有密编和疏编两种;不同的编织方法产生出丰富多彩的花样:主要有十字编、人字编、六角编、螺旋编、圆面编、纹丝编这6类普通编织法和穿篾编、穿丝编、弹花、插筋、硬板花、花箍、结、画面编这8类特殊编织法,产品造型丰富,色彩明快、淡雅清新、精巧实用。
泉州(江加走)木偶头雕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木偶头(傀儡头)是木偶艺术的角色头部造型。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历史上曾出现不少无名氏雕刻能手,江加走是20世纪中叶一位著名的雕刻艺术大师。
江加走(1871—1954年),11岁开始随父学艺,终生从事木偶头雕刻,把父亲传播的50多种木偶头像和一种叫“平髻”的梳头方式,继承发展创作出285种不同性格的木偶头像,每个头像都有称谓,其雕刻和粉彩的木偶头像超过万件。江加走的木偶头是雕刻和粉彩的很好结合,细微的画笔与优秀的刻工,洗练的刀法与精湛的技艺,都堪称一绝。
江加走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师承、发展了泉州木偶头的优秀传统技艺,锐意求新,创造出众多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因此被称为“木偶之父”。
——转自《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