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国务院点赞“泉州制造”

2018-05-21 17:18:18 来源:泉品——泉州商报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2017年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5个省(区、市)、82个市(地、州、盟)、116个县(市、区、旗)等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24项奖励支持措施。其中,泉州市与其他13个城市在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上成效明显,得到国务院的表扬,并将在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等试点示范方面得到优先支持。

  被国务院点赞

  去年泉州市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926.19亿元,比增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28.10亿元,比增8.3%

  通报中,泉州市与其他13个城市在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上成效明显,一同受到表扬。今年,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实施,对泉州市辖区在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等试点示范方面予以优先支持。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组织兑现各项激励措施,指导地方用足用好激励政策红利,把督查激励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际成效。

  数据显示,去年泉州全市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926.19亿元,比增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28.10亿元,比增8.3%,高出全年目标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名,企业技改投资1052.2亿元,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172.2亿元。

  2013年以来,泉州主动对接实施国家数控一代工程,全市每年投入近1000亿元,目前已有2000多家规上企业参与数控化、智能化改造,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超40%,使规上企业装备数控化率提升10%以上,减少劳动用工约30%。

  搭平台引人才

  泉州市建成82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1 项产品被确定为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集聚高层次人才超1000名,已开展合作项目上千个

  作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泉州提出“强智能制造 促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搭建创新平台,引进一流人才。截至目前,泉州市建成82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1 项产品被确定为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引进中科院、华中科大、哈工大、南京大学等来泉设立新型研究机构,集聚高层次人才超1000名,已开展合作项目上千个。

  泉州还从高端平台入手,实施了“大院大所”计划,引进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来泉设立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各地科技成果本地化转化应用,解决传统产业的人才、技术“短板”问题。例如,中科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边基建、边招人、边科研、边转化”,启动4年多来,已集聚国内外知名工科院校的130多名工程技术精英人才,与企业合作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坚项目140多项,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200多项。

  在发展服务型制造上,泉州市通过抓典型促示范,目前全市已培育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3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6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33家,3A级及以上国家物流企业87家。

  在质量品牌建设方面,泉州市拥有国际标准11项、国家标准282项、行业标准300项;中国驰名商标15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7个,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上榜企业达45家,占全省上榜总数2/3。

  加快转型升级

  泉州力争到2020年,GDP达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基本形成传统、重化、高新三大板块三足鼎立格局

  去年,泉州市还出台《泉州市推进“百千5311”工作方案》,即推广应用数字化生产线100条,在泉州生产、销售国产工业机器人达到1000台,推广应用国产数控系统5000台/套,打造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3条,培养一批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培育一家新型研发机构。目前“百千5311”工程已顺利完成任务,其中推广应用数字化生产线,在泉州生产、销售国产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国产数控系统等指标超额完成。

  今年,泉州市计划实施“个十百千万”工作,即创建国家示范区,在装备制造业中实施十个以上科技重大专项和首台套,推广应用数字化生产线一百条,推广智能装备和工业机器人一千台(套)以上,培训一万名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其中,泉州市将做好申报工作,加快落实项目、制定政策、实施各类专项,强化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泉州市委书记、市长康涛提出,在“中国制造2025”引领下,泉州制造业转型升级正加快进入良性轨道,逐步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20年,GDP达1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基本形成传统、重化、高新三大板块三足鼎立格局,这三大板块在全国都将占有一席之地,努力在新福建建设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