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镜”观泉港,说不一样的“福建故事”

2023-08-15 09:09:34 来源:

等待了3年的朱轩妤全家福照片。

大学生在拍摄“盐田女”推盐、晒盐。

      暑假期间,一群来自海峡两岸暨澳门地区的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师生们深入泉州市泉港区,开展“校媒协同、内外联培”专硕暑期特色课程,他们深入泉港的大街小巷,以自己的视角,“镜”观泉港,拍摄了一个个不一样的“福建故事”,引起许多海内外网友的关注。

一张久违的两岸团圆照

      “我正在去厦门高崎机场的路上,今天在台湾定居的妈妈要回来了,因为疫情的原因,她已经整整3年没有回过泉港……”这是一段朴实的自白,一个两岸家庭久别重逢的故事也由此娓娓展开。这段由两岸学子共同拍摄的视频小故事《一张团圆照》,今年7月在新福建、海博TV等手机客户端发布以来,感动了许多两岸网友。

      泉港地处闽南沿海,与台湾一水之隔,是许多台胞的祖籍地。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台湾学子朱轩妤的祖籍地就在这里,而她既是《一张团圆照》的创作者之一,也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小时候,因为妈妈工作忙,便将我送回了泉港,跟着阿嬷、太奶奶、舅舅一起生活。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已经3年没有见面了。”当得知今年学院的暑期特训活动将走进泉港时,她便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这段时间,刚好赶上妈妈回来探亲,我想把这份久别重逢的感动拍出来,让更多人感受到两岸同胞对团聚的期盼”。

      从机场接机到亲人相见,再到第一顿团圆饭,大陆学生何以海扛着摄像机全程跟拍,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两岸家庭的团圆故事。

      “朱轩妤与妈妈眼中都闪着泪花,妈妈带回了许多轩妤爱吃的台湾零食,轩妤则一直体贴地问妈妈‘工作累不累’‘身体好不好’。全家人不停地交谈、分享,仿佛要追回3年的时光。”何以海说,过去自己总以为“两岸团圆”是一个庞大的叙事主题,但它其实就发生在一个个两岸家庭里,两岸青年可以携手将身边这种感人的故事挖掘、拍摄出来,用镜头记录两岸家庭的悲欢离合,反映人们的心声,回应时代的呼唤。

      故事的最后,朱轩妤一家人在老宅古厝前拍下了3年来的第一张团圆照。“这一次,阿嬷在、太奶奶在、舅舅在、我在,大家都在。一张小小的团圆照,是跨越海峡浓浓的思念,也希望是我们一家人的岁岁年年……”朱轩妤说。

当粤语“遇”上闽南文化

      “娘子,我们一起去茶馆品尝涂岭红茶吧!”

      “好啊,那我带上澳门的榴莲酥!”

      ……

      黑色的幕布上,木偶小生扶着美丽的娘子,边攀谈着边扭动着身子,一步一步向前走;幕布后面,泉港掌中木偶非遗传承人庄少强与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澳门学生留李蓉,分别用闽南语、粤语为木偶人配音。

      “这种混搭的演绎方式真的很有趣,年轻人的想法和创意值得肯定。”表演结束,庄少强赞叹道。

      泉港有着璀璨而数量众多的非遗。近距离体验泉港非遗文化,留李蓉被掌中木偶、北管、古法制盐等各具特色的非遗技艺所震撼。

      “小小的木偶在掌中随意变换姿态,古代手工制出食用盐,那些传承千百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都蕴含了先人的智慧。”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留李蓉分享的感悟吸引了许多港澳地区朋友的关注,纷纷询问她如果去泉港旅行,到哪里体验这些非遗文化,这让她萌发了用粤语推广闽南文化的想法。

      于是,一场粤语与闽南文化的碰撞呈现在视频中:手捧掌中木偶,唱着励志的《红日》;与北管非遗传承人合作,演绎粤语歌曲《千千阙歌》;凌晨3点,赶往山腰盐田,拍摄“盐田女”推盐、晒盐的艰辛,向大家介绍古法制盐的过程……

      视频播出后,获得不少网友点赞,这让留李蓉备受鼓舞。“时至今日,许多非遗技艺依然坚持手作,让大家深切感受到非遗文化传承的不易。我们年轻一代应该发挥各自专长,共同传承好非遗文化。”留李蓉说。

本土文化也时尚

      “泉港的浮粿你有没有吃过?六角形,酥脆皮薄,它出现在泉港的日常生活,准备地瓜粉、里脊肉,把南瓜包菜也和里头……”不久前,一条《浮粿说唱》的视频,在央视网客户端登上热搜,这首由另一组两岸学子共同创作的Rab歌曲,让泉港美食浮粿走进了大众视野。

      浮粿是泉港的一道特色风味小吃。视频里,台湾学生范雅婷与大陆学生郭梅兰一起以唱跳Rab的方式,演绎浮粿的制作过程,让泉港的本土文化充满时尚感。

      地处海丝之路的起点,泉港处处体现着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精神。在拍摄过程中,范雅婷与小伙伴还偶然结识了一位正在泉港旅行的德国友人蒂莫。

      “我们可以从外国人的视角,去演绎泉港本土文化。”当范雅婷等人邀请蒂莫共游泉港时,这位外国友人欣然答应。他们探非遗、吃美食,在互动交流中,蒂莫透露了“对中华文化的喜爱”,于是“老外泉港学非遗”“中西厨艺大比拼”等有趣的视频故事便诞生了,在网络上获得了许多海内外网友的点赞。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镜头语言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共同语言,它架起了一座‘连心桥’。”看过学生们的视频作品后,泉港区融媒体中心主任陈春通认为,借助青年的视角和新媒体的形式,传统文化亦可青春常在,而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学子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获得滋养,传承中华文化优秀基因,增强文化自信,拉近心灵距离。

      对此,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谢宗贵表示,今后他们还将通过“校媒协同、内外联培”的专硕暑期特色课程,带领更多学生深入了解福建,并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用短视频等媒介语言,向世界展现青春视角下的“福建故事”,传递“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

来源:福建日报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