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上古为闽越族聚居地区,于汉代被纳入汉朝版图。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境内始设县治。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发生“永嘉之乱”,不断有北方汉人南迁到泉州。
558年(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印度僧人真谛在泉州九日山附近建寺弘扬大乘佛法,3年后自泉州搭海船归国。
唐朝泉州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四大港口之一。阿拉伯国家与我国通商日益频繁,阿拉伯人住在广州、扬州、泉州港者数以万计。唐武德中,伊斯兰教创始人默罕默德派遣四位贤人来广州、扬州、泉州传教,三贤、四贤卒葬泉州。中唐而后,“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海上丝绸之路”地位更加重要。
711年(唐睿宗景云二年),原称丰州或武荣的州治正式改称泉州。州的政治经济中心自靠近内陆的南安移至晋江下游出海口附近,创造了泉州进一步向海洋发展的有利条件。
873年(唐懿宗咸通十四年),泉州僧人智亮到印度求法,侨居印度25年。
879年(唐僖宗乾符六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占广州,当地胡人贸易商人大批被杀,广州的国际贸易主导地位逐渐衰退,是为宋之时代泉州崛起的客观条件之一。
890年(唐昭宗大顺元年),阿拉伯大食帝国卡马千教派作乱,干扰海上商业贸易,阿拉伯商船在南海马来半岛至中国一段的海上优势,从九、十世纪之交,逐渐由中国的远洋航船取代,泉州远航船只日渐增多。
唐末全国进入大动荡年代,闽国王审知采取保境安民,奖励外贸的政策,福建全境远离战争袭扰,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947年(南唐李璟保大五年),泉州地方军人留从效于闽国灭亡后,割据漳、泉,大力改造泉州城,环城遍植刺桐树,自此泉州在西亚客商中又获称“刺桐”。
进入两宋,泉州港经历三次飞跃,在北宋中期,赶上并超过明州,仅次于广州,南宋初年赶上广州,与广州并驾齐驱,南宋末年,超过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港。
1087年(北宋哲宗元祐二年),在泉州设市舶司,从此,福建路市舶司(泉州)与两浙路,广南东路的市舶司同存,并称为三路市舶司。泉州的国际贸易港地位不断上升。
1089年(北宋哲宗元祐四年),泉州海商徐戬赴高丽贸易。
1105年(北宋徽宗崇宁四年),泉州纲首李充往日本贸易。
1115年(北宋徽宗政和五年)宋廷在泉州设立“来远驿”,以接待罗斛诸国之贡使。
1127年(南宋高宗建炎元年),“靖康之变”,宋室南迁,地蹙东南一隅,格外重视海上贸易的收益。
1129年(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2月,移南外宗正司于泉州。
1131年(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在晋江宝盖山顶建一座石塔,名“关锁塔”,作为泉州港外导航标志。
1165年(南宋孝宗乾道初年),撤销明州、杭州提举市舶司。泉州取代历史较其远为悠久的二港,与传统大港广州并立。
1225年(南宋理宗宝庆一年),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撰成《诸蕃志》。叙述泉州与五十余通商国的地理概况。
1228-1250年(南宋理宗绍定至淳祐年间),在泉州城内修建东西两座石塔,一名仁寿塔(俗称“西塔”),高44.06米。一名镇国塔(俗称“东塔”),高48.24米。作为船进泉州港的导航标志。
1265年(南宋度宗咸淳元年),阿拉伯商人后裔蒲寿庚任泉州市舶提举。
1274年(南宋度宗咸淳十年),晋江安海人苏光国放洋苏门答腊、渤泥、波斯等地,居住夷国,为后人习称的“华侨”先驱。
元朝时期,泉州港进入极盛时期,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
1289年(元世祖至元二六年),元朝开国后继续拓展海外贸易,尚书省大臣奏称,主管海运的“行泉府”所管海船达15000艘。
1291年(元世祖至元二八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护送元朝公主,从泉州取海路远嫁波斯。马可·波罗在泉州见万商云集,船舶往来如梭的景象,盛赞其为世界大港,后写入《马可·波罗游记》。
1330-1337年(元文宗至顺一年至元顺帝至元三年),南昌人汪大渊两次自泉州出海,经澎湖、台湾、南海诸国,远达锡兰、印度西海岸和波斯湾,后将其游历撰成《岛夷志略》。
1354年(元顺帝至正五年),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从海路抵泉州,形容泉州为世界大港。著有《伊本·白图泰游记》。
明清两朝都实行海禁政策,泉州商人扮演了将中国与世界相联系的推手。
明初实行海禁,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垄断,实行朝廷贸易制度,规定泉州港只通琉球,使泉州港从宋元时期国际贸易港变为一般性港口。明朝中叶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西方殖民主义者纷纷东来,试图打开与中国的贸易。以泉州为代表的福建商人,率先加入了人类第一波的“全球化”,参与构建了环北中国海贸易带和环南海经济圈。
清朝泉州人出国掀起三个高潮。顺治、康熙间,多数抗清起义者因斗争失败逃往南洋,雍正、乾隆间,许多人不堪忍受残酷的封建剥削而出洋谋生;嘉庆、道光间,不少人遭西方殖民主义者诱骗到海外做苦力。大量人口输出促进了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
1417年(明成祖永乐一五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在泉州祭拜圣墓,留有“郑和行香碑”。
1459年(明英宗天顺三年),锡兰王子世利巴交刺惹往访中国期间,国内生变,所继承王位遭篡夺,无法归国,遂在泉州定居,后人以“世”为姓。
1575年(明神宗万历三年),西班牙派遣修士拉达为使者,率15名成员组成使团来闽,7月11日到达泉州,官府组织欢迎队伍。
1615年(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居住平户、长崎的泉州商人李旦兄弟的船只抵达台湾从事转口贸易。
1621年(明熹宗天启元年),日本平户岛主在平户港区之南内浦建二百所房屋,接纳来自漳州、泉州的移民。
1646年(清世祖顺治三年),郑芝龙投降满清,郑成功起兵抗清。在郑清对峙的十数年间,清廷实行禁海迁界政策,泉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损坏。1661年(清世祖顺治十八年),郑成功进兵台湾,在鹿耳门登陆,围攻热兰遮城。1662年(清圣祖康熙元年),郑成功率兵收复台湾。
1683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清军泉籍将领施琅率军进占台湾,郑克塽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1784年(清高宗乾隆四十九年),泉州蚶江港开放为渡台口岸,与台湾之鹿港对渡。
1840年(清宣宗道光二十年),中英发生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战后,福州、厦门辟为五口通商口岸。福州海关、厦门海关分别设立,清初设立延续下来的闽海关各口改称常关或旧关。泉州常关仍旧归清廷“并管海关事”委派的监督委员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