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继续延伸产业链,探寻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南安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东南机械、瑜鼎机械、巨轮机械等南安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纷纷开辟新的产品生产线,在新业务与旧市场中形成联动,推进企业向集团化公司发展。
“围绕核心产业,将企业的产品线延伸,这对企业来说就是最好的转型升级。”东盛集团董事长黄杰培说。
业内人士也表示,产业链延伸是企业集团化发展的有效方式,必须在核心技术、销售渠道、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突围。
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
在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成为南企共识。
成立于2002年的福建东南筑路机械有限公司,起步之初赶上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平稳增长的时期,其路面设备卖到东盟十国、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10月,东南机械投入近1亿元,成立福建东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进军矿用安全设备领域。为了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该公司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建成矿山救援环境模拟实验室、矿山安全防护实验室,将产品打入神华、华电等能源巨头。“未来矿用安全设备项目每年能给东南机械带来四五亿元的效益。”该公司总经理陈怀辉说,东南机械目前也在跟国外一些企业和科研院校接触,计划启动新项目,对整个煤矿运营系统进行研发。
无独有偶,以钢材贸易起家的东盛集团,在市场扩张中动作频频。从2004年成立之初的小企业,到如今年营业额上亿元,业务覆盖钢材贸易、钢结构、起重设备、立体停车设备的集团化公司,东盛在9年内借力3次产业链延伸,完成了一个以钢材为核心的集团化建设。
1995年,以抛光机起家的瑜鼎机械正式进军水暖五金加工机械设备行业,几年内迅速成长为国内水暖装备领军企业。如今,瑜鼎的产品已经涵盖了水暖、五金、汽配等多个领域的加工设备。“接下来,我们还将往大型自动化高端机床设备延伸。”瑜鼎机械总经理林世清说。
据不完全统计,南安装备制造业试水新业务、新市场的企业约20家。
借道原有市场拓展新领域
在这波产业链延伸大潮中,既有类似瑜鼎机械的企业,在自己细分的领域发展中成为龙头,希望能在二次创业中寻求突破;也有像东南机械的企业,在原有市场逐渐饱和、遭遇市场瓶颈后,通过延伸产业链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然,新领域的探索并非没有风险。南安装备制造企业摸着石头,试探着市场。“一旦盲目进入一个和原本产业完全不相关的产业,就可能两手抓空。”在黄杰培看来,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进行延伸,是规避市场风险的最佳途径。
砖机制造商三联机械与东南机械的想法不谋而合。2011年,三联机械进军路面机械。“我们的墙体设备口碑很好,有很多制砖机的下游客户和混凝土客户是重叠的。”三联机械董事长傅俊元认为,三联原有的建材机械已为建筑机械产品的发展做好了前期铺垫,他们对新市场的探索并非盲目。
事实证明了傅俊元的远略。在路面机械项目启动后,云南的一家建材公司就从三联买走一条230万元的流水线,这家公司便是三联的“回头客”。
“用传统的建材机械产品推动路面机械项目的发展,再用路面机械拉动企业的跨越,使两个行业齐头并进。”傅俊元说。
同样的,南安石材装备制造商——巨轮机械也在往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巨轮进军上游矿山机械和下游精加工设备,加速往石材上下游全产业链渗透的步伐。巨轮机械副总经理蔡建华表示,巨轮在新领域的开拓中并非毫无底牌;相反,在市场和技术上有所准备后,他们才敢大刀阔斧地进军矿山机械市场。
“我们是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延伸。”蔡建华说,巨轮经营石材加工机械多年,在国内石材加工机械已经有很强的品牌优势,凭借这一点,巨轮可以很快打开市场。
集团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现在都在谈转型升级,对企业来说,最好的转型升级就是在产业内部寻求再突破的机会。”黄杰培说,东盛在发展中,不断从客户的需求寻找到新的突破口,进行产业创新。未来几年,东盛的触角将继续围绕与钢材有关的领域延伸。在黄杰培的规划中,东盛将会围绕钢材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集团公司。
不过,南安装备制造企业在产业链延伸进程中,并非一帆风顺。黄杰培承认,东盛在从钢结构往起重行业延伸时,就曾遭遇过市场定位的尴尬。“泉州的起重产品主打中低端市场,利润不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他说。
“南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大市,虽然很多企业近几年都在往产业链高端发展,但在一些高端环节,很多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如果这些薄弱环节没有及时弥补,将来发展仍难免受制于人。”亚洲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研究会秘书长范志强分析道。
“大市场孵化大企业,产业链延伸是南企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范志强指出,往集团化公司方向发展是市场调节的结果。
范志强认为,产业链延伸下的企业,制造产品容易,打开销售渠道难。“如果多个业务之间有相互关联,尤其是拓展上下游产业,那么渠道不成问题,还可以降低成本,形成规模优势。但如果几条业务链毫无关联,对企业来说就存在资金链断裂、管理失控的风险。”范志强提醒道,企业发展壮大了,管理模式也要改变,引进更科学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对企业进行流程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控,将成为南企扩张的关键。
(来源:南安商报 记者:林超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