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壁垒倒逼转型 石材业掀清洁风暴
2013-05-07 10:23:45 来源:未知
“这是粉尘检测系统,通过这一系统,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车间内的粉尘含量,一旦粉尘含量超标,工作人员会立刻检查除尘设备,以保障车间工作环境的清洁。”在溪石集团雕刻车间外,设备经理周余粮指着安装在厂房外墙上的一块LED显示屏告诉记者,在石材行业,溪石是第一家对清洁生产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企业。
清洁生产渐成石材行业的共识,目前有151家南安石企,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部分知名石企更是尝试将清洁生产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参与制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标准。到2015年,完成清洁生产审核的石企将达到1400家。
“清洁生产看似烧钱,实际上却能为企业、行业带来隐性效益,它是石材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福建省石材行业协会会长、溪石集团董事长王伯瑶表示。
南安石企纷纷启动清洁生产
走进溪石雕刻生产车间,一条长约30米、有12个排气扇的除尘设备正嗡嗡地吸走粉尘。此时,厂房外的粉尘检测系统上显示的检测值为1.7%,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粉尘含量不高于8%的统一标准。要是没装上除尘设备,厂区粉尘弥漫,能见度低,粉尘含量高达20%。
周余粮说,这套除尘设备是溪石自行研发设计的,1月投入试用。系统的数据每5分钟更新一次,实时检测粉尘含量的变化。装上除尘设备后,可以吸走空气中80%的粉尘。周余粮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每500平方米的车间,安装除尘设备的成本约为12万-15万元,如果要在全厂区内使用,预计要投入七八十万元。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石材企业加入清洁生产行列,不少企业已经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早在两年前,环球石材就自主研发了一种可移动式的小型除尘机。“这种小型除尘机可以随工人移动,粉尘一产生立马被吸走,吸尘效果非常好。”环球石材营销事业部总经理谢霞宝说。
作为南安知名的人造石生产企业,鹏翔实业也花了70万元引进除尘通风设备。“近几年,公司对有粉尘产生的工作区域进行严格把控,并对这些生产工序进行隔离,尽可能避免粉尘进入员工的呼吸道。”鹏翔实业厂长苏仲福说。
2011年底,南安市石材行业全面启动清洁生产,仅水头镇被列为整改对象的就有150家。如今,已有77家完成清洁生产验收,另有20家企业的清洁生产验收申请已送到市环保局。
“除尘只是石材行业清洁生产的一部分,此外还有污水处理、石粉清运、黏胶使用、降音降噪等。”水头镇环保站有关负责人说。
三年内拟完成1400家石企清洁生产审核
“由于目前行业内还没有有效的粉尘检测工具,我们对除尘这块进行验收时,只能通过肉眼判断。”水头镇环保站负责人表示,缺乏有效的数据监控和行业标准,是清洁生产的硬伤。
2009年,一些行业先行者开始着手制定清洁生产的行业标准;去年,《石材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通过审查,今年将在行业内颁布并实施。
标准规定,将石材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这项标准的好处就是将所有指标具体化、数据化。”福建省石材行业协会秘书长郭经伟表示,其中,对粉尘处理的技术参数要求是该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
按照规划,到2015年,南安共要完成1400家石材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一些企业清洁生产的意识还不强,不太配合或者敷衍了事。”水头镇环保站有关负责人说。
“石材行业走生态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企业应该顺应这个趋势,及时转型。”郭经伟表示,今年,省石材行业协会将组织相关培训会,并邀请国家石材质检中心及有关专家对企业清洁生产情况进行诊断,协助企业整改到位。
绿色壁垒倒逼石企清洁生产
石材环保已成全球性趋势,目前欧盟兴起石材可持续发展认证、石材环保认证等,而我国也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启动清洁生产,向低碳、环保靠拢,石材行业才能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溪石集团总经理刘宗泰说。
石材专业人才的缺失也成了今年两会关注的焦点。要把优秀人才引进来,石材企业不仅要改变用人环境,也要改变高污染的工作环境。有数据显示,石材企业大专以上和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科技与管理人员只占职工总人数的1.5%左右,行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普工也越来越不好招了,特别是80后、90后,宁可去电子厂、装配厂、食品厂,也不愿来石材厂。”一位石材企业资深人资负责人胡经理表示,石材行业的员工流失率高达75%。
其实,石材业热衷清洁生产,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受上市利益驱动。当下,我国石材行业尚无企业上市,环保核查就是石企闯关IPO(首次公开募股)无法绕开的一道坎。对此,万隆石业深有体会。早在2007年,万隆石业便已着手股改,开始运作上市的筹备。直到去年年底,万隆才正式宣布启动上市程序,所有项目都通过了环保核查。
而同样瞄准上市这块蛋糕的东升、溪石、环球、康利、华辉等企业,也深谙个中道理。
(文章来源:南安商报 记者 傅晓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