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200万元,这是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一家较出色漆线雕工艺厂能交出的成绩单。而厦门某家知名漆线雕工贸公司的年产值高达2亿元。
200万元和2亿元的差距,厦门漆线雕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引起了泉州漆线雕业界的关注。日前,记者从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雕艺协会了解到,该协会目前正着手筹建张坂雕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该公司未来将集结惠安和张坂百余家漆线雕家庭作坊、工艺厂抱团合作,谋求品牌发展和产业化升级之路。
样本分析
样本1:一套创意漆线雕,文博会获奖后热卖
泉州张坂镇是个典型的雕艺之乡。记者近日走访张坂镇,只见大街小巷里每隔几米远就会蹦出几个标示着漆线雕工艺的招牌来。
博贤阁工艺便是其中一张招牌。“阁主”黄培聪,43岁,从事漆线雕雕刻已经20余载。黄培聪创作的“盛世唐朝,百年好合”漆线雕对瓶,一个是男士唐装造型,一个是女士旗袍造型,该作品在去年的厦门文博会上获得金奖,让黄培聪名声大噪。
“因为在去年获得金奖,这件创意唐装对瓶去年卖出了20余件,每件售价万元左右。”自己的作品得到业界肯定,黄培聪言语中难掩欣喜。不过,虽然有初享名利带来的欣慰,黄培聪显然对未来事业发展更为揪心。
黄培聪的博贤阁规模不大,是家庭作坊式的工艺厂,黄培聪夫妻加上雇佣的5个工人,总共有7个雕艺师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博贤阁卖出了20多万元的产品,也只能算小有收成。黄培聪告诉记者,目前他的产品主要是靠参加一些展销会打名气,靠口碑相传卖产品,销售渠道相对比较单纯。
样本2:“大师”身份助力销售渠道
弘昇漆线雕是另外一家漆线雕工艺厂,它的规模和效益,在张坂镇被认为数一数二。有将近20个雕艺师傅,年产值将近200万元左右,还有颇为像样的展示厅。
老板黄雪玉,今年45岁。黄雪玉告诉记者,小学毕业后,她便进入父亲黄必土与别人创办的工艺厂学习佛雕、漆线雕,从事漆线雕创作29年。2000年,黄雪玉曾受聘到台商黄锦红在集美创办的工艺厂当管理并教授、制作漆线雕工艺品。受到台商启发,她最终于2002年回乡创办漆线雕工艺厂。
在张坂镇同行内,黄雪玉的漆线雕事业发展得更加风生水起,似乎和她的大师身份不无关系。黄雪玉是泉州漆线雕项目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去年厦门文博会,作为代表性传承人,我被邀请到会场现场进行现场工艺展示。” 黄雪玉觉得经常参加类似的展示活动给自己积累了不少名气和机会。她还参加了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等多个行内赛事,她说作品多得奖,含金量越高,越好卖。
据黄雪玉透露,小工艺厂200万元的年产值,50%来源于零售自己的作品,50%来源于代工。“我要留住工人,就必须做大生意,保证收入,光卖自己的作品不够。”黄雪玉透露,她的小工厂同时也为厦门以及省外的一些漆线雕企业代工。
现状调查
张坂百余家小工艺厂“代工”忙
泉州市文广新局社文非遗科工作人员、《泉州漆线雕》作者孙秀锦经过大量田野调查指出,目前,在大陆各地、台湾及东南亚等地从事漆线雕工艺的绝大多数是泉州人。市场上销售的漆线雕工艺品也绝大部分由泉州提供。
据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雕艺协会副会长苏碰辉介绍,张坂的漆线雕工艺从佛雕、木雕工艺中剥离出来,作为独立的工艺品进行产业化发展,始于2000年前后。目前张坂的漆线雕小工艺厂、家庭作坊,大大小小大约就有上百家。如果把木雕工艺厂计算在内,就有两三百家。“现在张坂雕艺协会登记在册的木雕工艺厂就有188家,基本上每个木雕工艺厂也有漆线雕手艺人,因为木雕作品上也常常带有漆线雕的创作。”苏碰辉解释说。
据苏碰辉介绍,按照每个工艺厂几个人到十几个人的规模,张坂镇的漆线雕艺师傅估计有三四百人。如果算上德化、南安、永春等地的漆线雕从业人员,泉州的漆线雕艺师傅估计有上千人。
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雕艺协会骆培源秘书长指出,张坂镇虽然有自己的漆线雕产品和产业,但还没有成熟的品牌运作和产业化经营。不少家庭作坊和小工艺厂主要依靠为厦门、省外的一些漆线雕企业代工生存,这些漆线雕作品的代工价和实际零售价可以差上几百元甚至几千元。
漆线雕产业化功能“贫血”
发展平台的缺乏、相关企业缺乏规模化经营、缺乏品牌运营的思路和人才。泉州漆线雕文创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其影响因素是综合的。
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林育毅指出,泉州目前仍然没有打造好立体发展漆线雕产业的平台。“泉州是闽南文化发源地、核心区、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各种传统手工艺最多的,但是却没有利用好这些传统的手工艺,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厦门对漆线雕的产业化运营经验值得借鉴。客观说,厦门城市知名度大、影响力大、软环境好,拥有众多游客资源,每年活动也很多,这都给漆线雕等文创企业很好的宣传和发展平台。这些先天的发展平台,泉州难以复制。此外,泉州相关研究人才不足。泉州高校资源不多、研究闽南文化、文创产业发展的人才更是不足。久而久之,在业界会失去话语权和更多机会。”林育毅分析说。
企业规模小、缺乏品牌运营的思路是泉州大部分漆线雕工艺厂的弊病。“张坂、德化地区的漆线雕工艺厂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只有几个人、几十个人,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另外,泉州大部分漆线雕小工厂的老板很多都是漆线雕工艺学徒出身,缺乏品牌运作意识和知识,也是企业造血功能不足的重要原因。”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产业发展科科长许伯毅说。
对策探讨
积极走出去发展
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雕艺协会秘书长骆培源:只有规模化发展,才能往产业化方向发展。今年我们刚刚成立协会,目的就在于构筑沟通桥梁,促进泉州漆线雕相关企业抱团发展。目前协会正在探索多元化投资机制,已经筹建张坂雕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张坂的100多家漆线雕工艺厂都可以成为公司的一分子。以后我们可以以公司的名义去接单,然后再由公司旗下的工艺厂合作做单。此外,做大产业做大影响也要积极走出去,今年协会将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争艳杯”、“百花奖”、文交会、旅交会、佛具展等活动,提高雕艺知名度。
发展“大师经济”
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产业发展科科长许伯毅:在政府层面,应该为漆线雕相关企业打造信息平台、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信息和展会信息。相关企业应该关注和利用好这些信息,寻找发展机会。此外,泉州漆线雕工艺厂,大多是传统手工艺人,缺乏品牌运营知识,以前也不是很重视名誉,更多的是埋头苦干。现在要做出品牌,更要注意品牌塑造。建议泉州漆线雕手工艺人应该积极申报各级非遗传承人、各种工艺美术大师,为自己挣得更多名气,增加作品的产品附加值。泉州有这么多手艺精湛的老手工艺人,以后可以好好塑造和利用好这些名片,发展“大师经济”。
尝试多种
手工艺融合
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雕艺协会副会长苏碰辉:泉州有众多传统手工艺,我们可以尝试多种传统手工艺的融合创新。比如在传统木偶头制作上面镶嵌入漆线雕工艺,做出新品种。也可以在坯体上创新,比如漆线雕不仅可以制作在陶瓷上,还可以做到玉石、翡翠等其他坯体上。设计创新也很重要,漆线雕创作不仅要继承传统设计,更要与时俱进。此外,发展漆线雕产业,更要吸收高校人才,促进设计理念的创新。
(来源:海峡都市报 记者 陈冷冷 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