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焦产业核心领域 重技改强创新——追光逐电 点亮绿色低碳之路

2023-08-10 12:03:34 来源:

自动机械手正在工作

企业如果要了解专精特新相关政策,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拨打市工信局咨询电话968871

      阳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至今,聚焦光伏行业太阳能电池领域已13年,在光伏行业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这一细分领域排名国内市场前十,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

      在今年工信部拟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阳光中科“榜上有名”。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该企业董事长许奕川用“不进则退”来形容企业应对之道。“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间断投入技改,持续提升产品良品率和生产效率是我们生存发展的‘独门绝技’。”许奕川说,作为中小企业,他们与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保持良好互动,实现企业协同发展。 □本报记者黄文珍 通讯员洪家鸿 文/图

      扩充产能 三期项目本月底投产

      小小的光伏电池板连成片,便化身为一座小型发电站,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绿色能源的光伏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选择。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装机规模成为仅次于煤电的第二大电源。

      “光伏产业上游是硅料、硅棒、硅片;中游是电池;下游是组件、各类终端用户。”许奕川透露,企业产品主要为高效太阳能电池,位于产业链中游,处于产业链核心位置。“我们一直很看好光伏产业市场,也一直专注在产业链上的细分领域。今年以来,公司生产线马力全开,处于全负荷的生产模式。今年订单完全没有问题,春节期间也没有停产。从进入这个领域以来,仅有两个春节停工。”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产业发展过程依然面临潮起潮落。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与产业链头部企业协同发展成为中小企业破浪前行的重要支点。“入行以来,我们遇到过欧盟‘双反’、产能过剩等各种风浪,但我们不曾偏离这个细分赛道。我们为隆基绿能、晶科能源、TCL中环等行业巨头做产业配套。”许奕川坦言,能够与产业链头部企业做配套,底气源于始终坚持产品创新。“比如,我们首创PERC+SE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光电转换效率已超23.5%,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这两年我们仍在扩大产能,去年启动建设三期年产5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今年8月底计划正式投产。”许奕川透露,四期年产3.5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也提上建设日程。投产后公司总产能将达到11.4GW。

      持续技改 抢占市场竞争先机

      穿上防尘服和鞋,戴上防尘帽和口罩,走进阳光中科智能化生产车间,光洁明亮的地板清晰地映衬出行人的身影。记者看到,前清洗制绒、扩散制结、激光掺杂、湿法刻蚀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已完全实现自动化,流水线、机械手等各类设备在封闭式的机台内穿行、运转。车间内,数字化看板悬挂在墙上。

      “经营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许奕川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所处的细分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企业依然不能停下创新的脚步。光伏产业发展很快,市场变动很大,要跟上市场发展的脚步必须不断投入,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良率,提高生产效率。“我们行业对机台依赖程度很高,对设备的技术改造不能间断。2020年,技改投入2.3亿元,淘汰旧机台,更换新机台;2021年,投入6000多万元,对原有机台进行技术升级;2022年又投入上亿元建设三期项目。新项目进一步提升了自动化程度,引进130台AGV小车。”

      每一次的研发投入,都为产品的迭代奠定基础,为赢得市场竞争抢下先机。“我们的研发团队有100多人,每年的研发投入达1000多万元,去年研发投入1500多万元。”许奕川坦言,“每一次产品升级,发电效率也随之提升。”

      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浪潮涌动,企业也开启了数字化转型之路。“去年在数字化上投入了超千万元。”许奕川说,通过数字化串联起车间内生产环节,打破数据孤岛,统一汇总到中控平台。“一二号车间目前数据打通了60%左右,三期车间能实现数据100%打通。数字化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客观的信息,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来源:泉州晚报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特别推荐
首页
数据库
品牌资讯
海丝泉州
专题频道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