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为闽越族地。秦汉时期,中原汉人入闽,泉州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接触日益频繁。晋永嘉后,中原战乱不息,衣冠士族纷纷南渡,聚居于泉州为中 心的晋江中下游地区。唐、五代至南宋末年,又有大批中原汉人入泉,无复北向。北方大批移民定居,给泉州民俗带来丰厚的古中原文化积淀。因而泉州民风淳朴, 文教昌盛,人民勤奋坚毅,文明知礼,尚义乐善 ,“海滨邹鲁”遗风世代相传。
宋元时期,泉州“梯航万国”,海外交通贸易繁盛,成为“万国衣冠”杂处的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城市。不少外国商贾、传教士择地而栖,安居乐业。多种宗教传入,与儒道释传统文化渗透,寺院庙观遍布城乡,信仰世俗化,形成中外多种文化兼收并蓄的泉州民俗习性。
随着海上交通贸易发展,泉州人出洋谋生者日众。华侨出入国门,带来侨居地生活习俗,对泉州民俗起了一定影响。
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固有和外来风俗文化的交融,构成泉州独特的文化风俗氛 围。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喜庆、岁时节日、信仰崇拜、礼仪风尚等,纷繁多彩,体现出文化古城和著名侨乡的风俗特色。
百多年来,泉州经历多次历史变革,新风旧俗交互递嬗,风气渐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崇尚科学,革旧立 新,社会风俗趋向文明进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随着农业社会和农耕文化的解体,以工业和城市文明为标志的商品经济文化迅速发 展,以及国际文化交流,海外风俗融入,泉州人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发生急剧变化,促使地方民俗变异。
拍胸舞
拍胸舞是泉州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拍胸舞表演者人数不拘,但都是体魄强壮的男子汉,头上戴着圆形革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带,随着《风打梨》、 《三千两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种节奏和舞步阵式跳路表演。拍胸舞的基本动作以蹲步为主,手依次击掌、胸、胁、腿,主要动作组合有“七击“、“八拍雄 姿“、“击掌回音“、“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才抱牌“、·“蟾蜍出洞“、“半月斜影“、“大、小阉鸡行“等。凡节日庆典、踩街游行都少不了这一 舞蹈参加。
彩球舞
彩球舞又称“踢球“、“贡球“,是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喜庆等表演的民间文艺活动主要形式之一。舞蹈形式为4位妙龄少女丫“髻簪花,身着彩 衣绣鞋和一位头戴“丁香托“的丑婆,围绕着一手持长柄彩球的男性双手舞动的彩球,翩翩起舞。少女、丑婆以手、肩、头、膝捧球、托球、顶球、踢球,活泼多姿 丑婆表演诙谐风趣,或以背承球,或用膝接球,或双肩颠球,或抬脚绕球,载歌载舞,惟妙惟肖。
唆锣谜
“唆锣迷“又称“采莲“,是泉州地区在端午节时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泉州“驱疫傩“及唐、宋宫廷“采莲舞队“。舞队一般由10至几十人 组成。队前开道并作联络的是丑扮的“铺兵“,肩上的扁担,一头吊着草鞋和猪脚、另一头挂着盛酒的新尿壶,手敲铜锣;接着是2~4名“妆人“(妆扮人物,又 称“小纛旗“)手擎幡旗,旗杆末端扎束艾草和榕枝;再后是四管乐队;四壮汉抬一木雄或泥塑、纸扎的龙王头垫后,旁随男扮女装的“花婆“四人(或另加四女孩 扮“花童“)手提盛满鲜花的红漆篮。游行时,乐队反复吹奏“锣涟“舞曲,大家随声唱和。每至一家,手擎前导幡旗的“妆人“口呼吉祥辞句,入厅堂;用幡旗于 屋粱间舞动数下,花童(或花婆)‘踏着舞步给户主送花,户主答以红包。
火鼎公火鼎婆
“火鼎公火鼎婆“由3人表演:火鼎公手执橘木长烟管;火鼎婆手执大圆蒲扇;村姑身着襟衣和宽筒裤,脚穿绣花软底布鞋,肩挑一担用绳子扎系的木 柴,属“丫环“打扮。公与婆抬着用长竹竿架着的大铁鼎,鼎中火焰熊熊,随着民间小调“十花串“等乐曲的节奏,在观看踩街的人巷中穿行起舞,以滑稽的动作、 幽默的语言同观众交流逗乐。村姑随其身后,挑着柴担,踏着舞步紧相配合。这个舞蹈寓意是盼望日子过得兴旺红火。
驴子探亲
驴子探亲由4人表演,一对丑角打扮的老公婆身上绑着 用竹、纸裱制的“驴子“,作骑驴状;老夫牵驴,后面跟着女儿和“憨女婿“。情节大致是老公婆因女儿婚事与亲家发生争吵,带着女儿等骑驴要到男方家评理。舞 蹈表现了这一家4口人在路上的情景:活泼、诙谐,妙趣横生。“驴子探亲“最早在清末的民间社火“妆人“表演中已出现。
车鼓舞
“车鼓舞“的表演形式各地差异较大;有一车鼓公和一车鼓婆抬着一个用竹篾做的大鼓,作颠颤进退的对舞表演;有一老头打大鼓,两小生打小鼓,一车 鼓公打铜锣,一车鼓婆打拍板的群舞表演,有车鼓公打大鼓,车鼓婆敲铜钲的队舞表演,有将大鼓置于架上,配以钟、锣、钹、大吹,二人扮丑、旦,执扇子的双人 舞表演;有将鼓置轿亭上,二人扮老夫妻面对面抬鼓,一人居中司鼓的三人舞表演(也称“鼓亭公婆“)等。动作大多吸收戏曲科步。音乐多采用民间小调,如。 “车鼓调“、“四季歌“、“更鼓调“等。队舞阵容壮观,整齐划一,气氛热烈。近几年鲤城部分郊区从“车鼓舞“中的“车鼓婆“发展为“车鼓婆舞队“,其舞步 独特,别有韵味。
惠安女
这是流行于泉州市惠安崇武的古老传统的服饰。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只霹眼、鼻、嘴,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下穿黑色 宽腿裤,腰束锻链,手带银镯,手提竹编小篮子,这是传统的惠东女打扮。这种服饰在全国独具一格,尤引人注目。以往伴随这装扮的,是束缚惠东女子的框框架 架。随着现代生活的步步深入,这些无形的束缚正悄悄地遁去,但这身打扮却益发显示出风情万种,显示出现代与古老和谐共存的独特风韵。
浔埔女
泉州市郊渔村妇女,有保留簪花围的风俗。这种妇女发饰相传是宋元时代阿拉伯人传播的风俗。簪花围制作简便,花样别致,把含苞或初放的花朵(主要是含笑花、玉兰花或其他小朵鲜花)用麻丝线缀成,环绕成簪花围,围在发髻周边,多至三小环,色彩相间,还插扦玉簪、银梳等。